close

1823年(道光3年)臺灣南部連續數天超大豪雨,曾文溪潰堤改道,山區滾滾而下的大量沙石,由西港以南直接灌入台江,造成嚴重陸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場仿製「唐山過臺灣」載人也載貨的單桅中國帆船-2  

滄海桑田
——五條港的故事
Stories of Five-rivers(Goǔ Tiaǔ Kanģ)Historical Area  

文‧圖/林建農

「一府、二鹿、三艋舺」是許多人琅琅上口的臺灣俗諺,一府指的是臺南舊市區的清朝臺灣府城,二鹿為彰化鹿港,三艋舺是臺北市萬華。這三個地方都曾面臨港口,可說是當時繁榮排行,也是臺灣城市由南往北發展的不同階段。

1684年(康熙23年)清朝在福建省轄下設臺灣府,府治在臺南市舊城區長達200多年,理所當然是全臺灣政治、軍事、經濟、文教中心,那時還沒有「臺南」這個地名,一般稱為府城。1885年(光緒11年)宣布設臺灣省,原臺灣府北遷,南部改為臺南府。十年後臺灣割讓日本,總督府設在臺北,就是現在中華民國總統府,臺南政經地位從此愈來愈後退。

17世紀以前的臺灣,沒有統治權力介入,1624年起歷經荷西、明鄭時期,再納入清朝版圖,許多福建閩南人、廣東客家人嚮往臺灣「地廣人稀」,不顧渡臺禁令,爭相冒險橫渡「黑水溝」,追尋「臺灣錢淹腳目」美夢,當時甚至有「臺灣蕃薯食一月,多過唐山食一年」說法。

昔日榮景
清朝初期只開放鹿耳門和福建廈門對渡,有100年是臺灣唯一可合法上岸港口,大陸來臺船隻先在鹿耳門由官兵驗證,查核後換小船進入台江內海。早年先民上岸地點,在目前臺南市民權路、永福路口大井頭一帶,汲取井水非常熱鬧,因此留下「呷大井頭水,嘸肥嘛媠」這句俗諺。

臺灣從荷蘭時期栽種許多甘蔗,18世紀後中國華南糧食需求量增加,來臺漢人積極開墾引水種稻,連同盛產的蔗糖銷往對岸。但臺灣未生產的物品,如生絲、布料、石材、木材、藥材、茶葉、香料、小麥雜糧等等,還有南北百貨都要從大陸進口,海峽兩岸貿易往來熱絡。臺灣府城濱台江的西定坊,以地利之便,商業很興盛。

台江內海北端從昔日蕭壟半島灣裡溪(曾文溪前身)流域,南至二贊行溪(二仁溪舊稱)之間,南北長約20公里,東西最寬有7公里,呈北寬南狹狀。清朝統治初期仍是汪洋一片,文獻記載說可停泊上千船隻。但東岸大小河川由上游山區沖流而下,泥沙造成淤積, 1696年(康熙35年)高拱乾《臺灣府志》記載:「大井頭水淺,用牛車載人下船,鎮之澳頭淺處,則易小舟登岸。」康熙年間〈臺灣輿圖〉畫有牛車涉水載貨,船隻已不能直接停靠大井頭。

IMG_20131102_152057

(虔誠,風神廟)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現場,清朝臺灣與大陸港口對渡示意圖。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現場,清朝臺灣與大陸港口對渡示意圖。) 

海岸線西移
因為台江不斷浮覆,西定坊堆積出現許多海埔新生地,吸引更多「唐山過臺灣」移民人潮,這裏是充滿機會與希望的新天地,紛紛落腳打拚「賺食」。1720年(康熙59年)陳文達《臺灣縣志》:「大井,在西定坊,來臺之人在此登岸,名曰大井頭是也。開闢以來生聚日繁、商賈日盛,填海為宅、市肆紛錯,距海不啻一里而遙矣。」所謂「填海為宅」,正說明人口增加後不斷與海爭地,加上泥沙沖流,兩相加速內海的海岸線西移。

18世紀雍正初年臺灣府建城,大西門建在目前靠近康樂街的西羅殿,海岸線比現在的海安路還要往西,面臨南河港的鎮渡頭,取代大井頭成為重要登岸處。1739年(乾隆4年),為方便官員送往迎來,臺灣巡道鄂善在大西門外的南河港北岸,鎮渡頭安瀾橋邊建造接官亭及風神廟,祈禱或感謝風伯保佑「一帆風順」行船平安。1777年(乾隆42年)知府蔣元樞改建接官亭石坊,這座出入臺灣府的重要門戶,是臺南市現存清朝四大石坊之一,成為海岸線變遷最好見證。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場,展示清朝官兵在鹿耳門港口查驗來臺者身分情形-1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場,展示清朝官兵在鹿耳門港口查驗來臺者身分情形)

府城三郊
台江海岸線不斷西移,臺灣與大陸往來航運首當其衝,當時許多從事兩岸貿易的商人,組成目前商業同業公會前身的「郊行」(或稱「行郊」),處理同業間公同事務。雍正初年府城形成三大商業集團,掌握全臺灣對大陸主要貿易,包括主要和大陸福州以北貿易往來的「北郊」蘇萬利;廈門以南貿易為主的「南郊」金永順,和從事糖業貿易的「糖郊」李勝興等三大商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府城三郊。

三郊各由多家商號組成,他們基於運輸需要,和自家商業利益,在台江沿岸港汊彎曲水流,努力疏濬清除淤積,以免貨物通路受阻,進而挖深拓寬為較固定航道的「人工運河」,形成後來五條港。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現場康熙時期〈臺灣輿圖〉,大井頭以東台江淤積無法靠岸,由牛車涉水從小船載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現場康熙時期〈臺灣輿圖〉,大井頭以東台江淤積無法靠岸,由牛車涉水從小船載運)

西城外五條港
所謂「五條港」其實只是統稱,台江淤積浮覆出現的大小港汊灣流很多,例如赤崁樓西邊米街廣安宮前有條王宮港,大天后宮前面有媽祖港,關帝港通到開基武廟前,這三條港道後來分別注入佛頭港成為上游支流。安海港上源也有松仔腳港、外新港、蕃薯港等等,蕃薯港上源又有太子爺溝。這些大小不一的港道水流,由南到北漸漸匯流成安海港、南河港、北勢港(或稱南勢港)、佛頭港,及北端最晚形成的新港墘港,最後蜿蜒流向目前金華路四段協進國小後面,再繼續往西匯入現在民權路四段的舊運河出海。

根據臺南市政府出版,鄭道聰著《大臺南的西城故事》,「五條港」一語首見於1849年(道光29年),臺灣道徐宗幹的《斯未信齋存稿》〈報廠港竣工書〉,提到五條港直達安平大港。1891年(光緒17年)唐贊袞《臺陽見聞錄》中,也提到西城外五條港。鄭道聰認為五條港地理空間,大約現在臺南市西門路以西至金華路一帶,北至成功路北側,南至正興街南邊,約2平方公里區域。

「五條港」尚未成為通稱以前,文獻個別記載南河港,北勢港(或稱南勢港)、佛頭港等港名。當年港道沿岸渡口,和人潮出入多的廟口,最能聚集形成熱鬧街市。目前五條港文化園區中心地帶神農街,前身就是300年前沿北勢港北岸闢建的北勢街,頭尾兩端分別是康熙末年創建的水仙宮、藥王廟,是五條港貿易區最繁華的商業大街,兩排街屋縱深很長,包括店面、住家和棧間(置物倉庫)等,清朝末年築橋後直通安平。

1752年(乾隆17年)王必昌主纂《重修臺灣縣志》,〈城池圖〉下方繪有接官亭、北勢街、媽祖港、關帝港等。(翻攝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場)  

(1752年(乾隆17年)王必昌主纂《重修臺灣縣志》,〈城池圖〉下方繪有接官亭、北勢街、媽祖港、關帝港等。(翻攝自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場))

水幫魚、魚幫水
1741年(乾隆六年)府城三郊在水仙宮內設三益堂,處理郊商之間共同事務,後來業務量擴大,在水仙宮前購店鋪辦公。三郊掌握臺灣與大陸之間貿易大權,18世紀中葉以後的乾隆、嘉慶年間達到鼎盛。他們財力雄厚,舉凡鋪橋造路、救災濟貧、獎勵興學、寺廟整建、港道疏濬,及「迎媽祖」、「扒龍船」等大型活動,都出錢出力積極參與,在政治上發揮很大影響力。

當時府城治安協防也少不了三郊,1786年(乾隆51年)林爽文事件,郊商號召民兵以「五色旗」參戰。1800年(嘉慶5年)起海盜蔡牽橫行臺灣海峽,數度進逼鹿耳門劫掠商船,官兵束手無策,郊商徵召民兵奮力逼退自保。

可以這麼說,三郊利用五條港經營兩岸貿易,五條港也因三郊積極疏濬維持暢通,彼此可謂「休戚相關」、「共存共榮」,開創清朝臺灣「一府」輝煌時代。五條港和郊商之間,就有如「水幫魚、魚幫水」,是真正的「唇齒相依」。

然而,五條港是因台江內海淤積浮覆形成,沒有台江就不會有五條港。清朝統治臺灣最後半世紀,台江敵不過大自然天災地變,最後終於消失不見,「唇亡」焉有不「齒寒」的道理?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場仿製「唐山過臺灣」載人也載貨的單桅中國帆船-1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場仿製「唐山過臺灣」載人也載貨的單桅中國帆船)

曾文溪改道
1823年(道光3年)臺灣南部連續數天超大豪雨,被形容為「青螟蛇」的曾文溪潰堤改道,山區滾滾而下的大量沙石,由西港以南直接灌入台江,造成嚴重陸化。六年後姚瑩完成《東槎紀略》,其中〈籌建鹿耳門砲臺〉,引述當時臺灣鎮總兵觀喜等人奏議,描述距今190年前這場「土石流」:「乃十月以後,北自嘉義之曾文、南至郡城之小北門外四十餘里,東自洲仔尾海岸,西至鹿耳門內十五、六里,瀰漫浩瀚之區,忽已水涸沙高,變為陸埔。漸有民人搭草寮,居然魚市,自埔上西望鹿耳門,不過咫尺,……自安平東望埔上魚市,如隔一溝。……昔時郡內三郊商貨,皆用小船由內海驟運至鹿耳門,今則轉由安平大港外始能出入。」

五條港區無法出入鹿耳門港,郊商與居民挖掘運河勉強維持航運。但此後曾文溪又幾次改道,出海港口北移到目前七股的國賽港,台江內海僅存殘跡,清朝末年急速消失。許多居民在海埔新生地移墾圍塭,逐漸形成安南區早期「十六寮」,目前市政中心所在五期重劃區,也在那時出現許多魚塭。

洋行進駐安平
至此,五條港失去航運功能,府城三郊貿易也衰退了。1858年(咸豐8年)天津條約規定臺灣開港通商,1864年(同治3年)安平設海關,歐美各國洋行進駐安平,和五條港區最北新港墘港「老古石街」(國定古蹟兌悅門以東信義街)一帶,北勢街出現洋人和買辦,郊商貿易優勢大不如前。十多年後的光緒年間,安平和府城大西門間,原有港道已變成平坦道路了,就現存「西門城邊半路店間河溝挑濬碑記」來看,1891年(光緒17年)應是最後一次疏濬五條港航道的紀錄。

1895年(光緒21年)日本接收臺灣前,三郊勢力早已式微,1898年(明治31年)傳統郊商與通曉洋文的洋行買辦共組臺南三郊組合,首任組合長是洋行買辦王雪農,顯示「時不我雨」、「形勢比人強」的無奈。1926年(大正15年)沿目前安平路南側開闢的新運河啟用,北側匯流原五條港出海的舊運河淪為排水溝。1932年(昭和7年)林百貨(即現在中正路、忠義路口「五層樓仔」)開幕,帶動當年新規畫開發的末廣町商業繁榮。

煙華隱入歷史
那個時候,曾是五條港區最熱鬧繁華的北勢街,現在神農街尾段因低窪遇雨積水,附近多為底層民眾棲身的雜亂住處,低矮破舊曾被形容為「貧民窟」。港區北邊最晚形成的新港墘港,後來淪為排放家庭「水肥」之用,被稱為「屎溝墘」……

1941年(昭和16年)臺南州宣布解散三郊組合,合併於臺南商工會議所,並拍賣三郊原有產業。昔日商業巨賈府城三郊,就這麼「莎呦哪拉」,走入歷史說再見了。曾萬商雲集熱鬧非凡的五條港,如今港道不是隱身地下排水溝,就是變成失去「三點水」的小巷,過往風華是否就像多年前傳唱一時的老歌:「時光一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呢?

(作者 / 文史研究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雲遊台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Nissues 的頭像
    TNissues

    台南都會報

    TNissu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