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兒童太保守了,在引導創作的過程中我喜歡他們髒兮兮、大玩特玩、盡
情發揮想像力的樣子……
堅持落實生活的美——先逃藝術工作所
文 / Ac Su
「青山綠水萬重溪,走到溪邊找無伊一個,聽到水流聲,引阮心內的怨嗟,當
初不應該來誤會……」一邊唱著洪榮宏的名曲挽仙桃,一邊走進開山路的小巷
內,近兩年老屋新力和文創產業在台灣大行其道,從一開始的驚艷奇特,到現
在的進而了解每一棟建築物背後的故事,對於老屋的探索有些疲乏,覺得不是
賣一些輕食早午餐,就是咖啡,樣板化的組合,在商業市場的炒作下,引領潮
流,一間開過一間,在神農街更開出百年老屋要價千萬的行情,可略知一二。
每每走進文創小店,其背後標示的價位,除了令人咋舌之外,店家還花了一番
心力從故事、產品開始包裝起,甚至商品的意義都可以包裝,整套一股腦地傾
倒給消費者,那麼文創產業究竟是一種商業炒作,還是真的可以落實在生活上
的文化?
抱著許多疑問地走進黑黑暗暗的小隧道,終究鼓起了我探險的勇氣,左彎右拐
終於來到了先逃藝術工作所。
(別有洞天的外觀)
那隻貓沒冠母姓
先逃藝術工作所,是由七年級中段班的新銳藝術家王薰苹所設立的,七八十年
老屋,在台南市區要找到月租低於五千塊上下兩層樓又帶著小陽台的透天,實
在很困難,薰苹和他的夥伴兩人加上一隻貓,從牽線、拉管開始重整這個七坪
大的小空間。「你看!這片窗戶,是我今天在二手市場的戰利品,我想要拿來
擺設一些飾品類的小東西。」薰苹興奮地說著,我看了他手中那片彷彿從眷村
拔下來的毛玻璃窗戶,想起了白先勇筆下那美好時代的「尹雪艷」,我好想知
道這片窗戶的主人會不會知道有一天這扇窗,變成了一幅飾品裝飾的框?
轉身一看,檯面上的桌子,不就是一扇門嗎?巧克力色的門板,代替桌面,溫
暖了整個小空間,靜靜迎接我的是一隻名為「廖天寶」的貓,沒有從母冠上王
姓,也許這就是年輕人的開放新趨勢。
(小而美的工作室)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其實「先逃」取的是「纖維」和「陶瓷」首字的諧音,環顧室內作品,的確都
是以陶瓷和纖維為主。大學讀純美術,研究所讀臺南藝術大學應用美術學所的
薰苹從以前就對「纖維」材質很有興趣,「纖維不是單純指染布這類的,染布
只是其中一項,舉凡毛線、棉花、亞麻……有太多太多了,但是一般市面上只
是很單純地認為纖維就是手染布,那太狹隘了!」
除了創作之外,王薰苹也熱衷於藝術教育。「其實藝術真的可以修養心性,就
拿木雕來說好了,第一件事情永遠不是先準備木材,而是要先磨刀,我們都知
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現在是多麼的速成啊!每次我教導青春期的
孩子從磨刀開始,他們大多沒有耐心,急著想要快點玩木頭。所以,我必須先
訓練孩子靜下心來,好好地完成眼前的工作。」這樣重複又簡單的動作,的確
是一種紓壓,「而我們的兒童太保守了,在引導創作的過程中我喜歡他們髒兮
兮、大玩特玩、盡情發揮想像力的樣子,但是當他們作畫後,專注又沉靜的神
情,你真該看看的!每一個孩子真的都是藝術家。」牆上一幅幅用色大膽、線
條粗曠,而在畫作的邊又有指紋的小印子,被孩子著色成不同的動物!藝術真
的就在我們身邊。讓我聯想到林白夫人在其作品《來自大海的禮物》中提到的
「藉由獨處和創作可以充實心靈」。
(薰苹老師引導學生創作)
這樣的快樂是奪不走的
「我不想要教他們甚麼是文創,依時下的定義那太商業化了。我想要他們落實
生活中的美和創意,我會教他們食物的擺盤,因為色、香、味俱全的要件中,
色就是首部曲,教他們搭配顏色,因為衣服的穿搭也是需要運用色彩,教他們
提高生活品質,創造生活中的小確性,文化創意的延伸,不光是走進展覽館,
也不光是買些手創市集的東西,而是真正得以應用在生活中。」
走出先逃藝術工作所,腦袋中洪榮宏「挽仙桃」的旋律已經消失了,留在心中
的是一間被注入新生命的工作所,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在心裡浮現,如果一個人
已經在最高層級的「自我實現」,那麼這樣的快樂是奪不走的,而藝術家王薰
苹就像散播快樂種子的耕田者一般,快樂透過創作、教學,注入古都的新生命
中。
走出這棟老屋,我透過窗櫺,看著裡面的溫暖,歪著頭思考著文創存在的意
義。
先逃藝術工作所地址 : 台南市中西區開山路263巷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