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韓石泉大頭照(from韓石泉、莊綉鸞個人照及在其新式結婚典禮中宣誓之誓詞)

韓石泉不但是一位術德兼備的良醫,也是一個正直虔誠的教徒,他積極投入文化啟蒙,熱心推動教育興學……

醫學治病‧文化救心--韓石泉
Cure your sickness by medical science, rescue your heart by culture-Shih-Chuan Han 

文 / 陳正雄

韓石泉,1897年(日治時期明治30年)出生於府城孔廟附近,父韓子星為一博學多聞的秀才,曾於天壇之內開設私塾「尚志齋書房」。韓石泉的父親曾於廈門逃難之時,因所飲之水為甘泉,所以後來為其取名「石泉」,藉以紀念。而韓石泉本人,對於自己名字當中,含有「清泉石上流」之意,亦甚感喜歡。

1903年韓石泉7歲時,先接受重慶寺私塾蔡師啟蒙。1906年就讀於台南第一公學校(今台南大學附屬國民小學),當時校舍暫時借用孔廟明倫堂。1911年,14歲的韓石泉從公學校畢業,原想投考醫學校,但是當時全台唯一的台灣總督府醫學校(今台灣大學醫學院),規定需年滿16歲才有資格報考,於是先行進入台南州廳當給仕(工友)。

1959年9月24日韓石泉夫婦喜獲長孫信一,在嬰兒床邊注視其睡姿。(韓良俊提供)

(1959年9月24日韓石泉夫婦喜獲長孫信一,在嬰兒床邊注視其睡姿。(韓良俊提供))

正在細心診治兒童病人,1960年(韓良俊攝)  

(正在細心診治兒童病人,1960年(韓良俊攝))

第一名成績畢業
1913年順利考取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受教於堀內次雄、高木友枝、橫川定、新家鶴七郎等名師,同校學長則有王受祿、賴和、翁俊明、杜聰明、蔣渭水、黃金火等名人。1918年,年僅21歲的韓石泉,以第一名成績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原想回到故鄉台南服務,照顧家庭,但是當時的台南醫院內科並無缺額,於是婉拒了醫學校眼科教授藤原謙造的邀請,隨後進入「日本赤十字社台灣支部醫院」內科實習,接受吉田垣藏、小島鼐二兩位教授指導。在當時這所醫院的內科,為全台灣內科的權威,對於嚮往內科韓石泉而言,有極大的吸引及幫助。

1919年,台南醫院內科出缺,透過醫學校校長堀內次雄介紹,終於進入台南醫院任職,與醫學校學長王受祿、黃金火為同事。當時的台南醫院,日本人醫生對台灣人醫生,仍有排斥、歧視的情形,然而院長明石真隆,是一個領導處事公正無私、學識人格修養深厚的人,深獲韓石泉極大的肯定與尊敬,在台南醫院服務期間,他追隨明石院長工作,獲益良多,後來懸壺救世之餘,仍然不忘繼續進修與研究,便是受到明石真隆潛移默化的影響。

DSC04473

DSC04449

DSC04472  

(韓內科診所)

參與文化啟蒙運動
1921年,在蔣渭水與林獻堂等人的奔走之下,「台灣文化協會」正式於台北大稻埕靜修女學校(今大同區寧夏路靜修女中)成立,眾人共推林獻堂為總理,蔣渭水為專務理事。隔年,韓石泉亦加入文協,並獲選為理事,同時,參與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1927年台灣文化協會分裂,韓石泉再度加入「台灣民眾黨」,並獲選為中央委員。

加入台灣文化協會與台灣民眾黨期間,韓石泉積極的出錢出力,參與各項文化啟蒙運動。特別是與黃金火、王受祿、蔡培火、林占鰲、盧丙丁、莊松林、梁加升等人組成「台南文化劇團」,並且親自上場演出,對於社會陋習的批判以及民眾思想的啟發,具有極大的影響與貢獻。更因為參與台灣議會請願運動,主張廢除台灣總督府實施的「六三法」,引起「治警事件」,與蔣渭水、陳逢源、蔡培火、劉青雲、黃金火、吳海水等人,被日本警察逮捕,移送法辦。雖然後來獲判無罪,事後卻因而被特務長期跟監。

重新思索生死問題
1922年,他辭去台南醫院的工作,與黃金火於台南市本町(今民權路)共同創設「共和醫院」,由黃金火負責外科,韓石泉負責內科。1929年,兩人合夥期滿,共和醫院交由黃金火經營,獨自於原供合醫院對面,本町四盯目一九五番地(今民權路二段299號)開設「韓內科醫院」。將診所命名為「韓內科醫院」,標榜專門科目,不但在當時的台南,絕無僅有,就以全台灣而言,亦屬罕見。醫院開業之後,經常門庭若市,每天門診不下百餘人。繁忙的醫務,讓其忙於應診,時常耽誤用餐,甚至,一夜之間,被急診病患擾醒數次,亦為常見,甚至因而罹患腸潰瘍,然而卻是無暇休息。

1931年,「台灣民眾黨」被日本政府強行解散;1934年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又被日本政府下令禁止。抗日運動的空間,日益狹窄,加上之前的喪子之痛,使得韓石泉重新思索生死的問題,也加深了他對如何使病人得以起死回生,有著更加責無旁貸的責任感。於是,他立志要繼續從事醫學研究,1935年決心暫時放棄在台一切事務,帶著妻子兒女一家6人,前往以前他在台南醫院服務時期的長官,也就是明石真隆博士擔任校長的日本熊本醫科大學,做為研究進修的地方。

DSC04469

DSC04460  

更上層樓
1940年,40歲的韓石泉以論文「脾臟燐脂質之研究」,通過教授會評審,榮獲日本熊本醫科大學頒授醫學博士學位。學成返鄉之後,仍然在其舊址重新執業,原本已經頗有聲望的診所,在其留日深造之後,前來求診的病患更是增加,他休息的時間也日益不足。

1946年3月首次參與地方縣市參議員選舉,因為過於自信,不幸意外落選。同年4月,台南市參議會舉行第一屆大會,並選舉第一屆台灣省參議會議員,在全省30個名額中,以最高票當選台南市唯一的代表。任職五年期間,他勤於監督政事,勇於為民發言。1947年,228事件發生,他應邀獲選為「二二八處理委員會台南市分會」主任委員,在動亂期間,他堅持「不擴大、不流血、不否認現有行政機關、政治問題用政治方法解決」四大指導原則,雖然引起部分誤解,卻也避免了多數的傷害。同年11月,參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落選,於是決心離開政壇,重整醫業。

1945年3月,台南市在盟軍的猛烈轟炸之下,市區一片浩劫,韓內科醫院也成了廢墟,韓石泉的長女更在過程中不幸罹難。韓石泉遭逢毀家亡女之慟,依然堅持繼續行醫救人。1949年,韓內科於原民權路廢墟中重建,他也重回醫療本務。在他的用心經營之下,韓內科醫院不僅成為解除患者病痛的場所,也是民眾養心怡性的地方。他將候診室的通道,佈置成為文化走廊用名畫與名醫的照片,取代一般傳統的扁額與題字,讓醫院多了一些文化氣息,少了許多藥水味道。

DSC04457

DSC04467  

醫學界的良知
除了醫生的本業,他對於台灣的教育事業亦十分的關心,認為教育是人類文明的傳遞,也是百年樹人的大計,因此深感興學的重要。他不吝心血的投入教育的工作,1946年起曾先後擔任「台南市私立光華女子初級中學」(今光華女中)的校長和董事長,並多次捐款設立獎學基金,做為清寒學生的獎助學金。1957年,「台北市私立實踐女子家事專科學校」(今實踐大學)成立,亦義不容辭的擔任發起人之一,並予樂捐。

1956年,韓石泉60誕辰,自費出版自傳《六十回憶》,內容忠誠的紀錄了他一生的所做所為、所思所感,引起極大的迴響。1962年,再度將他的醫生生活筆記《診療隨想》集結成冊、付梓出版,書中隨處可見他對診療的用心和專心,以及對病人的關心和愛心。之後原想計畫撰述一部《良醫傳》,介紹一些傑出偉大、犧牲奉獻,堪為後世典範的醫療榜樣。可惜壯志未酬,因為身心過於勞累,1963年,因腦溢血辭世,享年66歲。

韓石泉不但是一位術德兼備的良醫,也是一個正直虔誠的教徒,他積極投入文化啟蒙,熱心推動教育興學,不但是醫學界的良知,也是文化界的典範。

(作者 / 台語詩人。)參考引用資料:1六十回憶-韓石泉醫師自傳 韓石泉著 望春風 2.韓石泉醫師的生命故事 莊永明 遠流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經典人物
    全站熱搜

    TNissu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